
今年4月,億歐智庫發布《2021中國礦區自動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隨著國家政策引導的持續深入與行業需求的不斷增強,礦區自動駕駛市場規模總額超過千億。
億歐智庫:《2021中國礦區自動研究報告》
在政策支持下,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應用需要以深厚的技術沉淀為支撐。在礦山無人化改造領域,只有通過充分的技術實力,才能滿足盡可能多的機型與礦種的覆蓋,并克服各樣復雜環境,最終才能真正贏得客戶信任,并且為大規模落地奠定基礎;對于自動駕駛運營而言,在礦產資源需求日益增長的現階段,考慮到無人駕駛車輛成本以及有人駕駛的效率,只有完成無安全員情況下的穩定作業、無人駕駛綜合效率不低于有人駕駛,方才能跑通礦區自動駕駛的商業閉環。
因此,即便超千億的市場規模吸引了眾多初創企業參與其中并不斷加碼,但絕大多數初創企業的自動駕駛產品主要集中在露天礦區運輸環節,其自動駕駛之路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上,礦車實現無人駕駛只是第一步,隨著智能化礦山建設的推進,如何與礦區內其他設備進行協同,是礦區無人駕駛企業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問題。事實上,已經有嗅覺靈敏的企業開始加快提供礦區無人化解決方案,以期望在競爭激烈礦區無人駕駛賽道中搶得先機。
例如,在業內首個完成工業驗收的寶日希勒露天礦區,已實現極寒環境下24小時全天候無安全員作業,截至2021年8月,無人駕駛卡車累計編組運行5萬余公里,土方運輸量60余萬立方米,最高運行時速達到業內最高的每小時40km/h,超過有人駕駛規定的30km/h,無人駕駛系統可動率大于96.7%,無人駕駛運輸綜合效率不低于有人駕駛。通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的工業性示范運行安全評審和科技成果鑒定、國家能源集團組織的項目驗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寶日希勒露天礦:全天候 真無人駕駛
事實上,只單一提供自動駕駛技術的服務商已經難以滿足礦產企業的需要,國家能源集團智能礦山露天煤礦示范工程神延煤炭就提出,希望建立以礦用卡車無人駕駛為基礎,涵蓋智能選煤廠、數字檔案、生態建設、地面系統無人值守的智能礦山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