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21日,中國武漢迎來了一場電力信息通信領域的年度盛會——2025年電力信息通信新技術大會。本次大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匯聚了來自電網、發電、電力建設等電力系統企事業單位,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科研院所及產業單位代表共計800余人,共同探討電力信息通信技術的最新進展與未來趨勢。截至發稿前,已有超過50萬人次通過圖片直播關注了大會盛況。作為已成功舉辦八屆的盛會,本次大會的影響力與參會規模均創下了歷屆之最,成為我國電力信息通信領域的重要交流平臺。
開幕致辭:信息通信技術成為驅動電力變革的核心引擎
大會在莊嚴而熱烈的氛圍中拉開帷幕。中國能源研究會監事長韓水、IEEE PES電力系統通信與網絡安全技術委員會(中國)主席王繼業、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淼等領導出席會議并致辭。
中國能源研究會監事長韓水在致辭中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新能源發展已邁上新臺階,為深化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然而,“十五五”時期,我們將面臨高比例新能源帶來的系統平衡、資源配置及市場機制等挑戰。信息通信技術正從輔助工具躍升為破解這些難題、驅動變革的核心引擎。
IEEE PES電力系統通信與網絡安全技術委員會(中國)主席王繼業則深入剖析了新型電力系統全面提速面臨的復雜性。他強調,我國電力通信網絡正從“光纖為主、無線為輔”的傳統模式向“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的新形態演進。5G、衛星通信等技術在電力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人工智能和數字孿生技術的加快推廣,將為電力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淼結合國網湖北電力的實踐,分享了應對分布式能源接入、數據安全治理等挑戰的經驗。他提出,需依托平臺化思維優化資源配置,探索電力調度、運維與客戶服務的智能化路徑,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可復制的區域經驗。
大會特別設置了前沿特邀環節,邀請了多位知名專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國務院參事、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作了題為“下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報告。他聚焦6G物理層演進面臨的三大核心瓶頸,介紹了語義信息論這一理論體系,并展示了其在語義信源信道聯合編碼、星地視頻語義通信等方面的關鍵驗證。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學東則聚焦電力運維領域的痛點,系統闡述了以移動機器人技術培育行業新質生產力的創新路徑。他介紹了具備復雜環境適應能力的人形機器人、載重超過180公斤的四足運輸機器人等四類創新解決方案,為電力運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新思路。
行業首發:兩項電力通信白皮書重磅發布
本次大會還設置了“行業首發”環節,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張振宇和中國南方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經理丁曉兵分別代表編委會發布了《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通信目標網白皮書》和《新一代低壓電力線寬帶載波通信助力新型電力系統技術白皮書》。
張振宇副主任指出,新型電力系統通信目標網將實現支撐電網全電磁暫態在線分析、提升分布式電源接入安全性、實現電算網協同、打造空天地三維一體通信統一底座等四方面成效。丁曉兵副總經理則強調,新一代低壓電力線寬帶載波通信的發展將更加注重高性能、多功能化和標準化,以滿足新能源大規模接入下的低壓臺區通信需求升級。
上午主旨大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信息通信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李向榮,中國能源研究會信息通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吳張建,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秘書長、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文勝共同主持。下午主旨大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信息通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專家委員會專職委員陳豐,中國能源研究會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委員會特邀專家胡紅升共同主持。
主旨演講:信息、通信、安全三大核心議題深度探討
大會主旨演講環節圍繞信息、通信、安全三大核心議題展開。來自國家電網、國家能源集團、南方電網等企業的專家分享了各自在人工智能、數字孿生、電力通信網演進等方面的最新實踐。
信息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數字化工作部主任助理趙永彬介紹了國網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總體規劃布局,打造了千億級多模態“光明電力大模型”,并在六大業務場景落地應用。國家能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蘇閩分享了國能“擎源”大模型在發電領域的安全監控、電力交易等場景的應用經驗。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索智鑫分享了人工智能深度賦能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助推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報告。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原副總工程師(一級職員)王海林介紹了新型電力系統數字工程研究與實踐。遠光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曾增作了題為“數智賦能,邁向智慧企業—AI驅動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報告。南方電網數字電網集團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專家戴珍分享了新型電力系統斷面控制智能體技術與應用。
通信篇,北京中電飛華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長許中平構建了固移融合、天地互備、寬窄協同的空天地融合通信網絡體系,并分享了三大場景實踐。北京智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代洪光則針對新型電力系統下低壓配用電場景的挑戰,分享了“動態適配通信基座”理論及四大核心技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數據通信產品線企業路由器領域總裁伍連和華為星河AI電力網絡,躍升電力系統數智化的實踐經驗。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有線規劃部有線產品市場總經理胡俊劼作了題為“電算協同,算網融合,助力電力行業數智化發展”的報告。
安全篇同樣精彩紛呈。邦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資深架構師王宇介紹了“云上真機”架構理論,構建了以“計算刀片集中化+圖像加密傳輸+全生命周期管理”為核心的云PC體系。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通信研究所所長助理張庚則提出了“數字化標準體系驅動電網升級進化”的理論框架,為新型電力系統的數字化技術標準創新提供了新思路。
團體標準與案例征集:推動行業規范化與標準化發展
大會還介紹了中國能源研究會信息通信專業委員會的標準工作情況。專委會圍繞“信息、通信、安全、北斗”等新技術及交叉融合領域方向,重點開展交叉融合技術與創新應用相關的團體標準制定工作。此外,大會還公布了“2025年新型電力系統數字技術案例路演結果”。共計近150項案例獲得案例證書。
展廳風采:多元形式展現電力領域新動能
大會特別設置了信息通信技術及創新應用成果宣傳交流區,通過案例路演、方案展示、現場研討、交流分享、互動體驗等多元形式,展現了電力領域信息通信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參會代表紛紛駐足觀看、交流體驗,對展出的新技術、新產品表示出濃厚興趣。
結語:匯聚專家智慧,推動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大會廣泛匯聚了電力信息通信領域專家智慧,著力打造了具有引領性、示范性、推廣性的行業發布與交流平臺。大會充分發揮了產、學、研、用之間的橋梁作用,使各方智慧在此碰撞融合,共同分享新機遇、展望新未來。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電力行業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未來,電力行業需繼續深化數據要素與金融資本的深度融合,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共同應對全球性能源挑戰,也是電力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本次大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中關村智能電力產業技術聯盟、IEEE PES電力系統通信與網絡安全技術委員會(中國)聯合主辦,得到了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新型電力系統)、國家能源互聯網產業及技術創新聯盟能源數字化專委會、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協辦,中國能源研究會信息通信專業委員會等機構承辦,為大會的成功舉辦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聞爆料